俞跗和“俞跗国”述略

2024-01-19 16:30:31    投稿:佚名    点击:46117次

俞跗和“俞跗国”述略

俞建文 俞强

  俞跗,也作俞柎、揄柎,是生活于黄帝时代的伟大医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杏林之祖”。俞跗既是中华俞氏的人文共祖,也是中华俞氏的得姓之祖、血缘之祖。俞跗传国于后,史书名曰“俞跗国”,亦即古俞国,其国祚达数千年之久。本文试图从浩繁的古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撷英拾萃,最大限度地重现俞跗及古俞国之梗概。

一、俞跗

  最早记载俞跗事迹的古文献有三处,分别是韩婴(约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中)的《韩诗外传》、司马迁(约公元前135—?)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的《说苑·辨物》。

  三处文献都与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有关,讲的是扁鹊(秦越人)到虢国时,虢国太子刚死,中庶子与扁鹊的一番对话。中庶子,太子属官。《战国策·韩策二》:“中庶子强谓太子曰:不若及齐师未入,急击公叔。①” 鲍彪注:“庶子,本周官,秦置中庶子,为太子官。②”一说掌公族之官。《史记·商君列传》:“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 司马贞索隐:“官名也。 魏已置之,非自秦也。《周礼·夏官》谓之‘诸子’,《礼记·文王世子》谓之‘庶子’,掌公族也。扁鹊(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③。

  从这三处文献所引用的中庶子的话看,当有其不同的来源。

  (一)韩婴《韩诗外传》

  韩婴《韩诗外传》卷十第九章记载:

  扁鹊过虢,侯世子暴病而死。扁鹊造宫,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曰:“世子暴病而死。”扁鹊曰:“入言郑(鄚)医秦越人能治之。”庶子之好方者出,应之曰:“吾闻上古医者曰弟父,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岂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医者曰逾跗,逾跗之为医也,搦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复生。子之方岂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苟如子之方,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如子之方,岂足以变童子哉?”扁鹊曰:“不然。事故有昧投而中蟁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夫世子病,所谓尸蹶者,以为不然,试入诊,世子股阴当温,耳焦焦如有啼者声,若此者,皆可活也。”中庶子遂入诊世子,以病报虢侯,闻之,足跣而起,至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治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地载长为人;先生弗治,则先犬马填壑矣。”言未卒,而涕泣沾襟。扁鹊入,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为先轩之灶,八拭之阳,子同药,子明灸阳,子游按磨,子仪反神,子越扶形,于是世子复生。天下闻之,皆以扁鹊能起死人也。扁鹊曰:“吾不能起死人,直使夫当生者起。”死者犹可药,而况生者乎!悲夫!罢君之治,无可药而息也。诗曰:“不可救药”,言必亡而已矣。

  韩婴其人,《汉书》有传。据《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云:韩婴,燕人也。孝文时(前179-前157)为博士,景帝时(前156-前141)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自传之。武帝时(前141—前87在位),婴尝与董仲舒(前179年-前104)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前73-前49),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涿韩生说《易》而好之,即更从受焉。

  韩婴是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时的博士,汉武帝时(前141—前87在位)他与董仲舒(约前179—前104)有过辩论。《韩诗外传》应该是韩婴在此时所作。

  (二)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记载: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於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末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镴,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汉书》卷六十二有传。元封元年(前110年)其父死,遗嘱继志著史。太始元年(前96)任中书令,忍辱发愤,艰苦撰述,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自太初元年(前104)开始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三)刘向《说苑·辨物》

  刘向《说苑·辨物》④记载:

  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人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利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鳖,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捣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其生平事迹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四)案:跗祖印象

  1.俞跗是中华俞氏的人文共祖,也是得姓之祖、血缘之祖。《韩诗外传》《史记》《说苑》所记载的俞跗,都是引用了“中庶子”的话,应该是来源于同一个史料。特别是从《史记》摒弃了《韩诗外传》中似医似巫的“弟父”(《说苑》作“苗父”)而专记俞跗的情况看,足见司马迁是完全认同其作为“黄帝时医”身份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俞跗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伟大的医者,他不仅仅是中华俞氏的人文共祖、得姓之祖,也是迄今相当部分俞氏族人的血缘共祖。

  2.俞跗为“黄帝时医”,并非黄帝之后、姬姓。据俞楚园先生的研究推论,俞跗可信为出自炎帝神农氏,姜姓,其本草知识和疗创医术在神农氏内部已有数代传承,俞姓得自最后一代炎帝榆罔。从春秋早期青铜器“鲁伯厚父盘”“鲁伯大父簋”的考古发现看,鲁、俞通婚。依周礼同姓不婚,证实了俞跗并非姬姓之后。

  3.俞跗为黄帝时代“兼彼数术”的医者,并非“黄帝医臣”或“黄帝臣”。黄帝时代主要是部落联盟制,黄帝是联盟制的天下共主,部落以外的姓氏不是作为臣子,而是作为拥戴之国。既然俞跗传国于后,所以并非“医臣”。《史记》中有黄帝“医臣”的明确记载,这个人就是与俞跗同时代的名医名臣“岐伯”⑤。东汉应劭(约151-约203)注《史记》俞跗时有云“黄帝时将也”之句,后世人们纷纷将俞跗演绎成“臣”“医臣”,或源于此。俞跗为黄帝时医的身份,也从另一侧面证实了俞氏并非出自姬姓。

二、俞跗国

  约公元前2457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融合炎帝、蚩尤三大部落之后,诸侯咸尊轩辕为帝,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元年⑥。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⑦。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子孙以诸侯立国⑧,国名“俞跗”。此后历经夏(约前2100-前1600)到殷商(前1300-前1028)后期,古俞国的实力颇为强大,曾协助商王征伐夷方(人方)⑨。商末大兴征伐,劳师远征,使得商王朝国力大损,所谓“纣克东夷而殒其身”⑩。夷方与商王朝交恶,两败俱伤,结果被西方的周国得了渔利。武王克商纣后,夷方归附周朝,被周王正式册封为诸侯,爵位为伯爵,重建夷国。古老的俞国作为周贵族也同时成为众多诸侯国中的一员,至少一直延续至汉初。

  (一)罗泌《路史》中的“俞跗国”

  炎帝榆罔子孙以诸侯立国后,其国名称“俞跗国”,有其古文献依据。宋代罗泌(1131-1189)所撰《路史》卷二十九“国名纪六古国”⑪中,有如下记载:

  俞:鄃也,俞跗国,今大名夏津西南五十有鄃故城,后魏汉⑫清河之鄃县(田蚡邑,音输,德州平原西南)。吕佗为俞侯国,有俞氏、喻氏(汉有俞达,敕救切)。

  卢:俞跗或作卢跗,今郓之阳榖有故卢城,齐地。久废,后扁鹊居之。

  南宋罗泌(1131—?)取材采纳《纬书》⑬,并择录道家言论,撰成《路史》凡47卷,论述远古传说和史事。罗泌,字长源,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完成此书。该书内容侧重于记述我国远古时代传说中的帝王言行和有关重大事件,堪称首部远古帝王大全,旁征博引,文采瑰丽。因《尔雅》训“路”为“大”,故“路史”,即“大史”意也。

  “俞”和“鄃”虽今读音不同,但根据俞楚园先生的研究,可通假。一部《史记》,同是写栾布的封地,就有鄃和俞这样两种写法。从文字学发展来说,应该先有俞,后有鄃。鄃字右耳,其实是邑字,俞旁加邑,表示俞是城邑,故后世作鄃。早先的殷商和周代青铜器铭文全部写成俞,可知鄃是后起字。

  根据罗泌《路史》所述,“俞跗国”地望有二:

  其一是古鄃城,即鄃(在宋朝大名府夏津县西南五十里的地方)。故城在后魏汉之西南,清河郡的鄃县。隋开皇十六年(596)于古鄃城西南建鄃县,治山东夏津县,属清河郡。西汉时,吕它、栾布均封建于此,为侯国。吕后四年(前184),封吕它为俞侯;景帝六年(前151),封栾布为俞侯⑭。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改为鄃县。这个地方有俞氏和喻氏。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鄃为夏津县。宋代属河北道大名府。

  经查考相关资料,鄃县沿革如下⑮:

  鄃,春秋之前为兖州所属,之后又曾为燕、赵之地。西汉初年置县,曰“鄃”,为县域置县之始。时鄃属冀州部清河郡地,汉高后四年(前184)鄃为侯国,吕它曾为鄃侯。孝景时曾封栾布为鄃侯,后封国撤销,仍为鄃县。孝武时,为武安侯田蚡“食邑”。新莽时,改鄃为善陆;东汉复为侯国,勋臣马武封鄃侯,后马武改封杨虚(今高唐),鄃仍为县,隶属清河国。清河国后改称甘陵国,鄃仍属之。三国魏时,鄃亦属甘陵国。晋代,甘陵国复称清河国,仍辖鄃。南朝刘宋时,鄃属清河郡;北魏初,鄃辖于平原郡,寻废平原郡,鄃改属东清河郡;北齐,撤销鄃县,并入平原;隋开皇十六年(596)于古鄃城西南重建鄃县,先隶属于贝州,后又改属清河郡。同时,另置夏津县。此时为鄃县与夏津县并存时期,鄃与夏津同属贝州。鄃县后复改属清河郡。大业年间,曾一度撤销夏津县,并入清河县;唐天宝元年(742),将鄃县改为夏津县,仍属贝州。后因县城遭大水,于是将县治迁到新县店(新盛店旧称,即原夏津县城址);五代汉时,夏津县划归大名府,至宋朝和金朝,夏津县仍属大名府。

汉代古鄃县城遗址

  古鄃县城遗址在今山东省夏津县城东北,平原县城西南35里之阚家庄。如今遍地瓦砾,不宜耕稼,但其城址仍依稀可辨,人们俗称为“城子里”。

  其二“今郓之阳榖有故卢城,齐地。久废,后扁鹊居之。”

  卢国,夏、商时期三皇之世侯伯之国,古代亦称俞跗或卢跗国。故地在今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庄一带卢城洼。周代时,重封卢国,为齐邑,出自姜姓。据《路史·国名纪一》载:卢“齐之分”。周代卢国亦在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左传·隐公三年⑯》载:“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杜预(222-285)注:“卢盟在春秋前。卢,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城。”

汉初的清河、阳谷和卢县

  据道光《济南府志》卷之十二古迹二长清记载⑰:

  卢城,《通志》云:在县西南六十里。汉置县,属泰山郡。和帝时置济北郡治。《水经》“济水东北迳卢县故城北”是也。京相璠曰:平阴在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南去防门三里。按此,则卢城在长城北十三里。《寰宇记》云“卢城在县南五十里”,是时长清尚未徙刺榆也。邑志谓“卢城去县十五里”,盖误以长清故县为卢城耳。《地形志》:卢县有卢子城,又有成廻仓。

三国时期的鄃县、阳谷和长清

  按照道光《济南府志》卷二沿革长清的记载⑱,长清县置的沿革如下:

  夏商周时为兖州地,其中春秋时的卢邑为清邑地,隐公三年(前720)二月郑寻卢之盟即此;秦时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即此;汉代属泰山郡,汉初置卢县,文帝时分置济北国治卢;三国时为魏地,属济北国兖州部;晋仍属济北国;南北朝为宋卢县,属济北郡,后魏卢县属东太原郡;隋又以卢县地置长清县,并属济北郡;唐代,长清时属齐州时属郓州;五代时为齐地,到宋代则为济南府。

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清、卢清、阳谷和梁山

  古卢城遗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国庄一带,建国初期尚有土城垣断墙,夯土墙基宽约15米,上端为10米,高约5米,四门为石拱券门。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古城址整为平地,已无痕迹。遗址长约 2000米、宽约1200 米,总面积240万平方米,曾在此出土灰黑陶片、大筒瓦、石砖、铜铁器等遗物,从器物考证为西周遗址。

  查阅百度地图得知,今济南市的长清区到德州市的夏津县(古鄃县),直线距离仅90余公里。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在“俞跗国”的鼎盛时期,罗泌所述“故卢城”完全可能就属于“俞跗国”疆域内;不仅如此,兖州境内的阳谷亦在“俞跗国”疆域内。惟其如是,也才能解释为什么作为“俞跗国”存在的重要证据的“小臣俞犀尊”,会在阳谷和长清之间的梁山一带被发掘发现。

  (二)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俞县”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386-534)的郦道元。三国时的桑钦写了《水经》一书,郦道元作注,得名《水经注》。原有四十卷,北宋(960-1127)初年已经散失五卷,后人将三十五卷分开,补足四十卷。郦道元(469?-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中国中部河北)人。在北魏宣武帝、孝明帝两朝为官,先后任冀州刺史的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后任御史中尉。不论在地方还是中央,他为政都以严厉出名。后来,雍州刺史萧宝夤图谋叛乱,嫉恨郦道元的大臣阴险地上奏,推荐他进行安抚。萧宝夤害怕他来后于己不利,派兵将郦道元杀害。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六记载⑲:

  又北过剧县西,巨洋水又东北合康浪水,水发县西南山,无事树木,而圆峭孤峙,巑岏分立。左思《齐都赋》曰岭镇其左是也。康浪水北流,注于巨洋。巨洋又东北径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春秋》庄公四年,纪侯不能下齐,以与弟季大去其国,违齐难也。后改曰剧,故《鲁连子》曰:朐剧之人,辩者也。汉文帝十八年(前162),别为菑川国,后并北海。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菑川懿王子刘错为侯国,王莽更之曰俞县也。

  古纪国,古书和金文中也称“己国”,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姜姓。国祚自殷商后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的前523年,齐国灭纪。国都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的今寿光市。寿光、莱阳和烟台等地有出土纪国铜器。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周夷王年间,王烹杀齐哀公。⑳传说是纪侯进谗言的缘故,齐鲁两国结仇。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试图借齐鲁两强矛盾而自保。鲁国则力保纪国,以制衡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持续到春秋到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成为齐国附庸。到前523年,齐国灭纪国。古纪国经历了四十余代纪侯,王室后代以纪为姓。

汉初青州刺史部甾川国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封齐悼惠王子刘贤为王,都剧县(今山东寿光市南)。景帝三年(前154)因刘贤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被诛。同年,济北王刘志徙菑川王。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菑川为国、懿王子刘错为(国)侯,称“剧原侯”。

  据《汉书·王子侯表》㉑记载:(刘)毋害,菑川靖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封俞闾原侯,四十四年薨,谥炀。地节二年(前68),原侯况嗣,十年薨。五凤元年(前56),侯瞵嗣,十二年,初元三年薨,亡后。

  汉元始五年(5)平帝死后,王莽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8)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王莽篡汉后,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加以连年灾荒,以致民不聊生。又强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改换汉朝封授的印绶,贬王为侯,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终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地皇四年(23)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菑川国初时封域较大:北濒渤海,南至临朐县。至元延中,辖境仅今山东青州市东北部及昌乐县、寿光市西部地。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并入北海国。

  王莽篡位后,把全国的许多地名改了,把“甾川国”改为“甾川郡”,改“剧县”为“俞县”。其改名缘由,当与俞闾炀原侯、俞闾况原侯、俞闾瞵原侯有关。

  西汉的俞闾原侯,与东汉的俞乡侯——光武帝之广陵思王刘荆之子(孙?)刘平封俞乡侯,似为一脉相承的沿革。

  (三)“金字谱”中的“俞浙之问”

  宋代理学大家、“五峰俞氏”廿世祖俞浙(1215-1300),在其撰于宋德祐元年(1275)、且原件留存至今的便携手写本《俞氏宗谱》(俗称“金字谱”㉒)中,有一篇亲手所书《重修俞氏宗谱序》云:

  俞莫知受姓之始,古有俞附、俞儿,皆黄帝时人。一云俞儿,春秋齐也。庄子言“紫衣俞冠”,释者谓俞国之冠也。然则,俞固尝锡土以有国于上世矣。至汉,吕它、栾布相继侯俞县,郡属清河。而东汉广陵王之子亦封俞乡侯,岂俞所国之故土耶?

  受限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即使博学如俞浙,在他那个时代,虽感到“俞固尝锡土以有国于上世”,但仍存有“岂俞所国之故土耶”的疑问。

  俞浙所言“庄子言‘紫衣俞冠’,释者谓俞国之冠也”,源出《庄子集解》㉓外篇达生第十九:

  ……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冁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释文:“‘朱冠’,司马本作‘俞冠’,云:‘俞国之冠也,其制似螺’”。  关于鄃地封侯为国的历史,史籍中多有所载。

  其一,《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四年(前184),封吕嬃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其二,《史记》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孝文时(前179-前157),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其三,《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前135),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於淮、泗。於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蚡言於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彊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於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其四,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文帝即位(220),封灵鄃侯,增其户邑。诏曰:“将军佐命先帝,典兵历年,威过方、邵,功逾绛、灌。图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内,元功之将,社稷之臣,皆朕所与同福共庆,传之无穷者也。今封隃侯。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衣绣。若平常所志,愿勿难言。”灵谢曰:“高唐,宿所原。”于是更封高唐侯,薨,谥曰威侯。

西汉时期的清河(鄃县)、阳谷、卢县、剧县和益都

  (四)案:俞跗国印象

  1.与俞跗实有其人一样,俞跗的子孙传国于后,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实有“俞跗国”㉔。这不仅为大量的古文献记载所证明,而且已经为考古发现所证实㉕。

  2.俞跗国其地在今山东省境内。罗泌《路史》所称鄃县(夏津)和阳谷(长清),两地相距都在100公里左右;距发现“小臣俞犀尊”的梁山地区,亦不足150公里。所以,在古俞国最鼎盛时期的殷商晚期,鄃县、卢城和梁山一带,或同在“俞跗国”之疆域内。

  3.设若“俞跗国”始自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子孙,那么,早在黄帝时代的公元前3000年前后㉖即已存在。而有确凿考古依据的“俞跗国”,在殷商时代则进入了鼎盛时期。入周以后,古俞国的疆域渐次缩小,特别是随着秦汉中央王朝的不断强盛,其地亦由国而郡而县、而乡而闾,并由以俞氏为主体的诸侯国,成了他姓的封地食邑。

三、考古发现的商周金文

  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有个古俞国。虽在古籍文献中难觅其踪迹,然而考古发现的金鼎铭文,却证明了她的存在。

  (一)殷商时期的“小臣艅(俞)犀尊”

  小臣艅(俞)犀尊,或称小臣艅(俞)尊,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因清末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故称“梁山七器”之一㉗。由于种种原因,“梁山七器”现星散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小臣艅(俞)犀尊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大保簋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大史友甗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大保方鼎一藏于天津博物馆;

  大保方鼎二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艺术博物馆;

  伯宪盉(太保盉)不知所踪;

  伯龢鼎(大保卣)藏于日本白鹤美术馆。

  “梁山七器”是商周時期最为著名的青铜器群之一,清代学者杨铎在他的《函青阁金石记》中记载:“济宁钟养田(衍培)近在寿张梁山下得古器七种:鼎三、彝一、盉一、尊一、甗(饪食器)一”,这也是最早著述梁山七器的文献。

  “太保鼎”鼎腹内壁有“大保铸”三字铭文,“大保”即“太保”,是西周监护与辅弼国君的官员。“太保鼎”是西周重臣召公奭铸造的。召公奭是与姜子牙、周公旦并称的西周三大重臣之一,历仕西周文、武、成、康四朝,周成王时担任三公之一的太保。《诗经》中的《召南·甘棠》便是称赞召公奭的德政的,诗中的“召伯”便是召公奭。

  小臣俞犀尊属晚商器物,略早于其他六件青铜器,且器主与燕召家族无关。而其他六件青铜器的年代均在西周成、康时期(前1024-前967),大保鼎与大保簋为召公奭本人所铸,其余四器则属于召公奭之子侄辈。

  “梁山七器”的成器时代不一、成器地不一,因何能同在梁山一地被发现,已无从考证。如小臣艅(俞)犀尊,成器于殷商时期的古俞国㉘。按说古俞国其地在梁山以北约150公里的夏津(鄃县),因何会和周代的其他六件器物一道出现在梁山呢?

小臣艅(俞)犀尊(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小臣艅(俞)犀尊是一种犀牛造型的盛酒器,整体作双角犀牛形,内底有27字铭文,记录的是商王征伐夷方时,赏赐小臣艅(俞)若干贝币,因而艅(俞)制作了这件器物来纪念。按照小臣艅犀尊的器形,属鸟兽尊,为盛酒器。该器通高22.9厘米,长37厘米,整体作双角犀牛形,器口开于背部,盖已失。犀牛头部前探,犀角翘起,双耳竖起,身体丰腴,四足粗壮,通体光洁无饰纹,表现出犀牛蹒跚行进的动态,淳朴憨厚,妙趣横生,成为商代晚期青铜艺术的珍品。

  小臣艅(俞)犀尊的珍贵之处还不仅仅在于其造型,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底的铭文。铭文共27个字㉙,记述了商王于“王十祀又五”征伐人方的史实,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小臣艅(俞)犀尊俯视图,可见27字铭文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铭文气度宏伟,古朴雍容,结体严整疏朗,笔意刚健浑厚,布白疏密成趣,更是晚商不可多得的金文书法精品。

小臣艅犀尊铭文

  “丁子(巳),王省夔且(庸),王易(赐)小臣艅夔贝,隹(唯)王来正(征)人(夷)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

  小臣艅(俞)犀尊铭文大意是:帝辛五年㉚丁巳这天,肜祭之日,商王征伐东夷归来,巡视夔庸(城),赏赐小臣艅(俞)夔贝(夔城的货币),以资嘉奖。小臣俞因此而制作铜器,以此敬献祖先,并供子孙纪念。

  东夷是居于今黄河下游地区的一些古老部族的总称。大约在龙山时代㉛的末期,其中的一支向外迁移到今天的河北地区中部,后来逐渐形成了商人。在商人的不断强大、立国以及后来商人灭亡的过程当中,夷人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双方力量的消长与商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商朝晚期,国势日衰,夷人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尤以活动于鲁东南及其苏北一带的人方,又称夷方,是夷人的一个方国,势力发展迅速,与商为敌,威胁商朝后方。

  商朝与东夷经常兵戎相见,而且有的记录说明商对东夷的征伐时间延续较长,规模也较大,远涉淮河流域。“商人服象,为虐东夷”㉜,“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㉝,商纣与东夷大规模的战争,使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但是,此役耗竭了商朝国力,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商朝亡国。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国林立。《吕氏春秋·观世》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今无存者矣。虽存,皆尝亡矣”;《荀子·儒效》云:“武王崩、成亡幼,周公屏成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资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布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成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谓:“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由此可知,随着商周更替,古俞国渐次式微。

  因此,考古发现已然证实:小臣俞作为殷商的诸侯国,参加了征伐夷方战争之后,受到商王赏赐。所以小臣俞具有军事性,还是军事首领式的人物。殷商晚期是古俞国的全盛时期。

  (二)殷商时期的“俞玉戈”

  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还藏有一件商代玉戈,长22.9 厘米,宽 6 厘米。据说是在1935年前后经过日本人之手流入美國的。其照片最早在1943年公开,其后那志良《玉器通释》收录这件玉戈的照片㉞,但此玉戈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则是在李学勤先生撰文介绍之后。尽管对此戈的铭文目前学界尚有争论,但玉戈的主人为“俞”且称其为“俞玉戈”,则是没有异议的。

福格藏俞玉戈(绘制)

俞玉戈铭文和照片

  王进锋先生在其《商周时期的俞国史事考析》一文中,释其铭文为:

  在王进锋先生另一文《

  字、

  国与

  臣》中则进一步认为:王大乙,即汤。“在”后一字,有学者释为“林田”二字,但铭文中上部的“林”和下部的“田”比较紧凑,不似二字,当为一字,即“

  ”紧接在“在”字后,当为地名。关于“王大乙在”一句的句逗,有两种方案:其一,为“王大乙在“

  ”,则将汤看成是参加祭的商王。那么,俞玉戈铭文的年代处于成汤之时。其二,为“王大乙。在

  ”,则成汤是祭的对象,祭祀者为另一个商王。按:俞玉戈铭的字体与晚商时期的小子卤铭相近(《集成》5417),时代当是晚商时期。所以,第二种句逗更佳。李学勤先生在其《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中,其铭文则释为:㉟

  李学勤先生认为,此处的“俞”就是晚商小臣俞犀尊铭中的“小臣俞”,并将此铭文和征人方(夷方)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件与征人方有关的器物。铭文大意为:祭大乙成汤在

  地;俞进贡。此处俞的进贡当与祭祀有关。

  刊于2015年《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的《说俞玉戈铭文中的“才林田俞

  ”句》(作者广瀨薰雄)认为:“才林田俞

  ”之“

  ”也应该读为“獻”,那么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件玉戈是才林田俞进献的。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这件玉器是在(才)林国(林)做官的(田)俞氏(俞)进献(

  )的。

  (三)商周时期的“亚俞”

  据《殷周金文集成》㊱载录,分别在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有“亚俞父乙卣”、“亚俞父辛觯”的青铜器以及族氏铭文被发现,说明从殷商到西周初期,有个名为“俞”的国族,自商一直延续到周。据称这两个青铜彝器均在今山东省的梁山一带被发现。如此,“亚俞父乙卣”“亚俞父辛觯”和“小臣俞犀尊”“俞玉戈”一样,都是属于古俞国的器物。

  1.殷商时期的亚俞父乙卣

  亚俞父乙卣,殷,《殷周金文集成》㊲ 5054。

殷商时期的“亚俞父乙卣”

  编号

  器号

  器名

  释文

  5054

  1

  亞俞父乙卣*

  亞覃父乙。

  5054

  2

  亞俞父乙卣*

  亞覃父乙。

  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椭圆形。卣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2.西周早期的亚俞父辛觯

西周早期的“父辛亚俞觯”

  编号

  器号

  器名

  释文

  6411

  1

  父辛亞俞觶

  亞俞父辛。

  觯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殷商晚期和西周初期。

  (四)西周早期的“俞伯”

  在《殷周金文集成》㊳中,还载录了西周早期的“俞伯尊”“俞伯卣”“俞伯器”和“俞伯甗”等四件彝器及铭文。王进锋先生的研究认为,西周时期有“

  伯鼎”“邢伯鬲”,春秋时期有“曹伯”(《左传·成公十六年》)、“郑伯”(《春秋·桓公元年》)等等,他们分别是

  国、邢国、曹国、郑国的国君。与之比对,可知“俞”是个国名,“俞伯”是俞国的国君㊴。

  1.西周早期俞伯尊

西周早期的“俞伯尊”

  编号

  器号

  器名

  释文

  5849

  1

  俞白尊

  俞白乍寶£彝。

  2.西周早期俞伯卣

西周早期的“俞伯卣”

  编号

  器号

  器名

  释文

  5222

  1

  俞白卣

  俞白乍寶£彝。

  5222

  2

  俞白卣

  俞白乍寶£彝。

  3.西周早期的俞伯器

西周早期的“俞伯器”

  编号

  器号

  器名

  释文

  10566

  1

  俞白器

  俞白乍寶£彝。

  4.西周早期的“俞伯甗”

西周早期的“俞伯甗”

  甗是一种用于烹饪的蒸食厨具,分上下两部分甑和鬲,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五)西周时期的“师俞”

  不仅如此,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有俞国的人在周王朝任“师”职。

  1.西周铜器师俞鼎

  其铭文释读为:

  王如上侯 ,师俞从,王夜(掖 )功,赐师俞金。俞 则对扬厥德 ,其作厥文考 宝鼎,孙[孙 ]子子宝用。

西周早期的师俞鼎(铭文)

  2.西周早期的“师俞尊”

  其铭文释读为:

  王格大室,司马共佑师俞入 门,立 中廷。王呼作册 内史册命师俞。

西周早期的师俞尊(铭文)

  3.西周晚期的“师俞簋盖”

西周晚期的师俞簋盖(铭文)

  其铭文释读为:

  上述第一篇“师俞尊”和第二篇“师俞尊”铭文处于西周早期,而第三篇“师俞簋盖”铭文处于西周晚期。三篇铭文的时间相差一二百年之久,说明其间的“师俞”不是同一人,至少是两个人。三者均以“俞”称名,他们都来自于俞国,这是确定无疑的。

  (六)俞国与鲁国、舌国通婚

  与鲁国的婚姻关系㊺。春秋早期,俞国与鲁国关系友善,还有过联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境内的春秋早期铜器“鲁伯厚父盘”,其铭文为:“鲁伯厚父作仲姬俞媵盘”㊻。

春秋早期“鲁伯厚父盘”铭文

  “鲁伯大父簋”,其铭文为:“鲁伯大父作仲姬俞媵簋,其万年眉寿,永宝用享”㊼。

春秋早期“鲁伯大父簋”铭文

  姬俞,鲁国公主,即鲁伯厚(大)父的女儿,这是鲁君为女儿做的陪嫁媵器,女儿即将嫁往俞国,故称姬俞。这是鲁俞两国通婚的实证,说明俞国并非姬姓㊽。

  与舌国的婚姻关系。20世纪30年代初,河南安阳薛家庄商墓出土了一批铜器,其中多数器物带有铭文“舌”字。据甲骨文得知,商代确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舌族,因与商王室关系紧密,舌国国君甚至还在王室任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南郑州西北郊的胡村商墓也陆续挖掘出大量的舌器,包括舌鼎、舌爵、舌戈、舌卤、舌曾戊觚等等。综合两地舌器分析,郑州胡村出土的舌器中有数量较多的兵器,其中包括象征军权的铜钺。安阳则没有,据此推测,郑州境内的舌墓主人生前掌有兵权,是替王室镇守西疆的武官;而安阳境内墓主的身份则多为文官,可能是外派到王室的舌国成员。照这么推断,商代舌国的封地当在郑州境内。有说法认为商代舌族是王室分裂出去的支脉,故而长期受到王室的重用。舌国除了跟王室关系密切外,与当时的俞国、望国、戈国等都有关联,商代晚期的传世铜器“俞舌盘”㊾,其铭文中有“俞舌”字样,证明俞舌两国亦曾有婚姻关系。

殷商时期的“俞舌盘”铭文

  编号

  器号

  器名

  释文

  10035

  1

  俞舌盤

  俞舌。

  (七)俞国还有两个附属国

  商代南方有个以“林”命名的部族,卜辞中称“林方”。商代林方的具体位置不明,卜辞中商王出征林地前曾在一个叫灊(qian)的地方占卜,灊,即潜,古时有灊城,因古灊水而得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一带。商王在此占卜,那么林方必在古湾水或临近一带。另卜辞中林方多与人(夷)方、凤方并提,而据考证,商代凤方在今安徽凤阳县境内,那么林方很有可能在凤阳、六安、霍山这一带之间。从卜辞得知,林地是南淮部落群中一个颇有实力的方国,与商朝呈敌对关系,商王曾亲自挂帅出征,林国大约于商代晚期被臣服。林国被商灭亡后,商王曾派“田喻”和“亚俞”去驻守林地,故俞国和后期林国也有政治上的往来。商周铜器中还有“林。亚俞”㊿和“林

  作父辛宝尊彝。亚俞”51的铭文,说明林国后期已经成为俞国的附属国了52。

商周时期的“林亚俞卣”铭文

西周早期的“林

  鬲”铭文

  此外,商周铜器中还有如下的铭文:“俞。龏入(纳) 于女(汝)子,龏作又母辛尊彝”53。

商周时期的“龏作又母辛鬲”铭文

  王进锋先生研究认为:龏也是个族。春秋后期的龏王戈铭文中有“龏王”54,是指龏国君王。说明龏国在春秋后期仍然存在。铭文中的龏要贡纳物品。

  由此可以看出,林国的官员和龏国的国君铸造的器物,铭末均有俞的族氏铭文,说明林国和龏国皆为俞国的附属国。

  (八)案:古俞国印象

  1.源于榆罔子孙的俞跗国,属于商王朝的诸侯国,到了殷商时期,其国力、军力十分强大。有自己的附属国林国和龏国,经常协助商王征讨夷方,并屡获军功,受到殷王的褒奖。

  2.在周取代商后,作为殷商古国的俞国显然已被削藩,虽仍然保留了封地,但已沦为山东夏津县境内的一个小国。

  3.周时俞国仍有成员在周王室任职,还与鲁国、舌国结为秦晋之好。而被削蕃后的俞国族人,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被迫迁徙他方。

四、西俞国、俞族和俞地

  (一)西俞国

  在整个西周时期,除了山东俞国,另外还有一个带“俞”的独立国族,那就是为周王朝镇守西北边疆的西俞国。

  西俞,古籍中也叫西隃,先俞,“隃”以前发音为 yu ,现在读 shu。这个西俞部族,是从商代俞国中分裂出去的。商代俞族根系强大,脉系众多,商周大板荡之际,这支俞氏脱离了母族,向西北迁徙,并经过长期与戎狄的斗争立足西北,建立了西俞国。

  西俞国的位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雁门说,一种是泾川-固原说。

  据《竹书纪年》记载:“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55”郭沫若认为“俞泉”即为西俞国。《尔雅》谓“北陵西隃,雁门是也。56”西俞国当在此一带。《穆天子传》卷一:“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57。”晋代郭璞注云:“隥,阪也。疑此谓北陵、西隃。隃,雁门山也,音俞”。认为此“喻之关隥”即为西隃雁门山关隘,“绝隃之关隥”说的是,天子西征到达雁门山58关隘为止。

  王伟先生研究认为:“西俞”很可能与《诗经》中的“百泉”、《竹书纪年》中的“俞泉”是同一个地方,大致位于在今泾川和平凉之间或即清水河上游的固原地区59。

  西俞国也像山东俞国一样臣服于周,得到了周王朝的庇护。西俞国地处西北,穷山恶水,周边尽是张牙舞爪的戎狄,国境运作较为艰难。古籍都一致记载王征戎狄,至于此,可见西俞国身处周王朝的西北之疆,具有监视戎狄活动的功能。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滕州一西周墓中出土一件铜器“不其簋”,是属于西周晚期的秦国铜器。铭文中有“驭方玁狁,广伐西俞,王令我羞追于西”的记载。玁狁可能出自商代鬼方,西周中晚期以来,玁狁成为周王朝西北部的最大危害,史书、铜器铭文中多有记载周宣王抗击玁狁的事迹。“不其簋”铭文记录了周宣王时,玁狁入侵西俞,形势危急,周王急派虢季子白(南虢国君)率领擅长抗戎的秦部族联合周军出征抵抗,对玁狁进行穷追猛打,一举收复失地,保住了西俞国,也稳定了周王朝西北边疆的安定。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不其簋”

“不其簋”铭文

  有研究者认为,这段记载可以与《史记·秦本纪》中秦庄公破西戎一事相对应,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因此学者认为铭文中所说的子其就是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庄公60。秦部族也因此被周王赐为西陲大夫,真正成了抗击西戎捍卫周王朝的铜墙铁壁,也为后来秦国的崛起打下根基。

  西俞国最后的结局,史书中有“赵襄子逾勾注而破并代”的记载,赵国是逾越西俞之地而吞并了代国,由此推测,西俞至少在春秋末年已沦为赵地了。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将代国故地划为代郡,西俞之地划为雁门,雁门关自古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为赵国日后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战国后期,西俞故地也曾落入秦国之手,《史记·赵世家》中苏厉向赵惠文王的游说辞中提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返巠分、先俞于赵。”说的是当初秦国约齐国一起并称东西两帝,其目的是强强联合对付赵国,后在苏秦的游说下齐泯王自废帝号反过来亲近赵国迫使秦国的野心破产,秦国被迫放弃帝号并将巠分、先俞还给赵国。

  (二)俞水

  俞水,古河流名,一名宕渠水,即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巴俞宋蔡,淮南于遮”,裴骃《集解》引晋郭璞曰:“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61。

  《三家注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相关内容如下: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集解汉书音义曰:“葛天氏,古帝王号也。吕氏春秋曰‘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索隐】:张揖曰:“葛天氏,三皇君号也。吕氏春秋云‘其乐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人,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集解】:徐广曰:“一作‘勋’。”川谷为之荡波。巴俞宋蔡,淮南于遮,【集解】:郭璞曰:“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後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汉书音义曰:“于遮,歌曲名。”【索隐】:郭璞曰:“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好舞。初,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後使乐人习之,因名巴俞舞也。”张揖曰:“礼乐记曰‘宋音宴女溺志’。蔡人讴,员三人。楚词云‘吴谣蔡讴’。淮南鼓,员四人,于遮曲是其意也。”文成颠歌,族举递奏,金鼓迭起,铿鎗铛剸,洞心骇耳。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而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查考古籍中的巴渝,亦称“巴俞”62。上古凫渝族,有扶余、夫余、浮渝、浮榆、浮余、凫臾等多种异名,是东夷族的一支。“渝”(重庆)就从“凫渝”省出。凫是一种水鸟,俗名野鸭子,乃上古时期凫渝族的图腾。今山东邹县有凫山,或为凫臾人的发祥地。据《史记·周本纪》记载:3100年前的牧野之役,商纣王战败自焚,但由商王父系的多子族或母系的多生(甥)族所构成的360个遗商氏族,军力雄厚依然未损。经十年备战,周公亲率姬周联军东征,这些商人残余部族便四散败逃。

  其中有一支往西南而去,从山东的平原、夏津的鄃县经河南洛阳的俞随水,来到了四川盆地的渝水。这支向西南逃生的夫余人,多称“浮渝”,留下“伏虞”地名,也称自己的母亲河为渝水。司马相如(前179—前118)《上林赋》有“巴、俞、宋、蔡”之句,晋人郭璞注说渝(俞)水在阆中。东晋常璩(约291—约361)著《华阳国志》卷一“巴志”也说“阆中有渝水”。任乃强先生《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说:“渝水,今云巴河,源出大巴山,经南江、巴中、平昌三县至三汇(今渠县治)合渠河。至合川入嘉陵。”汉末刘璋设置巴西郡,政治中心在阆中,故有“阆中渝水”之说。夫余人中的另一支则奔向东北,到了今吉林的扶余县。

  (三)俞人

  俞人是一个弱小的古族,其名见于《逸周书》。《逸周书·王会解》有云:“俞人,虽马。”孔晁注曰“俞,东北夷。”俞人与中原中央王朝曾有过一定的联系,“成周之会”63时,向周王朝进献了“虽马”,一种与马相类似的动物。

  民国著名传奇学者刘师培(1884—1919)在其《周书王会篇补释》64中,有一条“俞人虽马”曰:

  孔氏云:俞,东北夷。王氏补注云:《汉书》巴俞注俞水名,今渝州。何氏曰:俞人疑即倭人,即《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谓倭北,倭属燕也。案:俞当作渝,《汉书》地理志辽西郡临渝县下云:渝水首受白浪,东入塞外;又交黎县下云: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此即今之大凌河,发源蒙古喀喇沁左翼北境,经盛京南入海。俞人当为渝水附近之国,在今锦州旁。

  在此,刘师培则直接将这一支俞人的居地称为“俞国”。从其来源看,亦与古鄃俞国有关,或为和“阆中渝水”相对应的另一支俞氏族人。

战国时期的燕

  (四)俞地

  1.陕西有一个俞麋县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五“陕西四”

  俞麋城,县东三十里。汉县,属右扶风。后汉初,封耿况为侯邑。晋废。永嘉六年(312),南安赤亭羌姚弋仲东徙俞麋,即故城也。

  《全汉文》卷五十六:郭钦

  钦,俞麋人。哀帝初为丞相司直,以忤董贤左迁卢奴令。平帝时拜南郡太守。王莽居摄,去官,卒于家。

  《全后汉文》 卷四十九:曹凤

  凤,永元中为俞麋相。

  2.红阳侯国,莽曰红俞

  班固《前汉书》卷二十八上:

  红阳,侯国。莽曰红俞。师古曰:俞音踰。

  《汉书·地理志》(十四):南阳郡

  红阳侯国。莽曰红俞。

  红阳侯国,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红山之南。

  3.俞元县

  沈约《宋书》志第二十八州郡四:

  晋武帝咸宁元年,分建宁郡修云、俞元二县间流民复立律高县。修云、俞元二县,二汉无。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四八五:澄江府部汇考一澄江府建置沿革考:

  汉置俞元县。

  战国时为滇国地,汉置俞元县,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郡,梁属南宁州,隋属昆州,唐属牂州,隶黔州都督府,开元中改为羁縻州。

  4.东俞口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二百六十五:

  禹笑曰:吾受命于天,竭力养民,生死命也,何忧龙哉。于是二龙弭鳞掉尾而去焉。故水地取名矣。江水自龙巢而东俞口,(注)夏水泛盛,则有冬无之江水,北岸上有小城,故监县尉治也……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一八七:

  大江,自四川东下历枝江、松滋、公安三县,过石首,又东过岳州之华容。按汉·桑钦《水经》云:江水北龙巢而东俞口,又东得清杨、士坞二口。注云:江,浦也,大江右径石首山北,又东径赭要。注云:赭要,洲名,在大江中……

  5.高俞侯

  班固《汉书》卷十五王子侯表第三上:

  西河,临河侯贤代共王子。正月壬戌封,后更为高俞侯,坐酎金免。

  西河,汉时西河郡是汉代名郡,西汉初由上郡析出,地在今黄河晋陕峡谷两岸。

  (五)敦煌地理文书中的俞姓望族

  进入唐代,俞氏逐渐形成了河间、卢江、鲁国和会稽四个姓望。郑炳林先生的《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65一书,收录并校注了敦煌所出地理文书。除《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斯2052号)外,《姓氏录》(北8418号)《姓氏书》(斯5861号)《郡望姓望》(伯3191号)《氏族志残卷》(伯3421号)等,均无俞姓的记载。现将《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中与俞姓相关郡望节录如下:

  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谨录元出州郡,分为十道如右:

  ……

  第五河北(道)十七郡

  ……

  瀛洲河间郡,出八姓:刑(邢)、俞、家、玄、尧、邓、詹、祝。

  ……

  第六淮南道四郡

  ……

  庐州卢(庐)江郡,出四姓:何、况、门、俞。

  ……

  第七河南道廿二郡

  ……

  兖州鲁国郡,出二十姓:唐、吕、孔、齐、俞、曲、再、万、宰、曾、邹、夏、车、颜、粟、仙、濮、韶、巢。

  ……

  第八江东(南)道二十郡

  ……

  越州会稽郡,出十四姓:夏谁(侯)、贺、康、孔、虞、盛、资、钟、离、骆、兹、俞、荣、汎。

  ……

  【题解

  斯2052号,首尾俱全。卷首题曰:《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共存十道九十郡,一百零六行。其中关内道八郡,陇右道四郡,山南道五郡,河东道名目列为十郡,实有九郡,河北道名列为十七,实有十六郡,淮南道四郡,河南道二十二郡,江南道二十郡,剑南道二郡,岭南道无。卷末海州东海郡,属河南道,在辑录过程中,辑在河南道末尾。本卷唐耕耦《敦煌四件唐写本姓望氏族谱残卷》(《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有辑录和校释,王仲荤《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同上)认为:“斯坦因敦煌文书第二 O 五二号《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大概是唐德宗广德时代的作品。这件文书里有‘处州松阳郡出五姓’之语,处州原名括州,唐德宗名适,故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即位后避帝讳改括州为处州。唐宪宗名谆,即位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改淳于复姓为单姓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中,改括州为处州,而淳于复姓尚乃旧称,可见这个《氏族谱》,是大历十四年以后,元和元年以前的产物。”此卷日本仁井田陞、池田温亦有研究。本卷反映了唐后期姓望的地理分布,较 B 8418号姓望巨增,说明唐后期汉魏以来的门阀士族衰落,新的门阀兴起,经调整后形成一种新的氏族地理格局。

  【校注

  (略66)

五、简短的结论

  1.俞跗既是中华俞氏的人文共祖,也是得姓之祖、血缘之祖。俞跗为商代炎帝后人,生活在迄今约5000年前后,是黄帝时代的伟大医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杏林之祖”。《韩诗外传》《史记》和《说苑》等文献,记载了俞跗的事迹。

  2.文献和考古发现证实了“俞跗国”的存在。文献有《庄子》《路史》等古文献;考古发现的青铜彝器铭文有:殷商时期的小臣俞犀尊、“俞玉戈”,以及西周早期的酒器“亚俞父辛觯”“师俞鼎”和春秋早期的“鲁伯厚父盘”等,共有十八件。在殷商时期(前1300-前1028),在今河北和山东境内称为“九河之间”的鄃县(今德州平原县西南),以及北到河间、献县,南到阳谷、梁山一带,有一个军事实力十分强悍的古俞国。她有自己的附属国,经常协助商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3.作为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子孙,俞跗和“俞跗国”的历史应该始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纣王的牧野之役67后,作为遗商氏族的俞跗子孙,在周王朝依然有“俞跗国”存在,且有俞国人在周王朝任职。俞国的国祚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

  4.入周以后古俞国的核心区域,应该在今山东省的德州市平原县腰站镇阚庄村(原属夏津县)、济南市长清区和济宁市梁山县一带的区域。以后由于被削蕃及黄河改道等原因,逐渐由国而郡而县、而乡而闾。

  5.由商及周之后,有部分族人逐步外迁古俞国的周边地区,如北迁河间、东徙剧县等等。有些向西徙往西隃(今雁门关一带),建立起独立的西俞国,为周王朝镇守西北边疆;有些向南到达安徽和浙江等地。在更早的商周交替之际,或有两支或与古俞国有关的族众,一支迁往西南的巴渝,另一支迁往东北的辽西。及唐,形成了瀛洲河间郡、庐州卢(庐)江郡、兖州鲁国郡和越州会稽郡等俞氏四大姓望。

[来源:用户投稿]

证件查询|诚聘英才|关于我们|主管:中国中小微企业协会|主办:中国企业新闻宣传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络110报警服务|不良信息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

中国企业新闻网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删稿反馈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